恒溫槽之多樣的家族成員
發布時間:2025-5-21
恒溫槽家族可謂 “人才濟濟”,依據不同的標準,有著豐富多樣的分類。按照控溫范圍,可分為普通恒溫槽、低溫恒溫槽和超低溫恒溫槽 。普通恒溫槽通常工作在室溫以上,滿足一般性的常溫實驗需求;低溫恒溫槽控溫范圍多在 - 20℃至 100℃,像生物樣品的低溫保存、某些化學反應在低溫下的進行,都離不開它;超低溫恒溫槽溫控范圍可達 - 40℃至 100℃,技術含量頗高,常用于對溫度要求較為苛刻的超導材料研究、深冷實驗等領域。
從容積來看,有小型、中型和大型恒溫槽之分。小型恒溫槽小巧玲瓏,適合少量樣品的實驗,比如高校實驗室中進行的一些基礎化學實驗;中型恒溫槽容積適中,能滿足中等規模的實驗需求;大型恒溫槽則 “肚量” 很大,在工業生產中的大規模測試、質量檢測等環節發揮作用,像汽車零部件的低溫性能測試。
循環方式也是分類依據之一,包括外循環、內循環以及內外兼具的循環方式。外循環恒溫槽主要用于為外部設備提供恒溫液體,如為核磁共振儀器的探頭降溫;內循環則專注于槽內液體的溫度均勻性;而具備內外循環的恒溫槽功能更加全面,既能保證槽內溫度穩定,又能為外部實驗裝置輸送恒溫介質。
此外,按樣式可分為立式和臥式恒溫槽,立式恒溫槽占用空間小,適合空間有限的實驗室;臥式恒溫槽則更便于放置大型實驗器具 。按控溫精度,還有一般恒溫槽和高精度恒溫槽,高精度恒溫槽能將溫度波動控制在較小的范圍內,在對溫度精度要求較高的科研項目中至關重要,如芯片制造過程中的光刻環節。